2009年5月2日星期六

【心理学周边】上網會成癮!?

陳淑惠 台大心理系
無邊界的網際網路,彷如是不斷延伸的「超級高速公路」,可以讓人類的知識與生活不斷地拓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豐富。然而,它是否也會誘使那些心智性格脆弱或容易受傷的人產生問題、脫離真實的人際世界呢?顯然地,「網路成癮症」正是諸多新興的網路行為問題之一。
在臨床心理學的心理病理研究與心理防治實務工作領域中,有關「網路成癮症」的探討,是個相當新的題材。隨著科技設備的提昇,網路的可獲取性日漸方便,網路使用人口也因而快速成長。在台灣,網路人口已逼近二百萬人。可以預見的是,在其中極可能有一潛在的危險群,因過度使用網路而造成個體幸福感上的虧損。美國的葛德柏格(Ivan Goldberg)醫師首先訂出「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的名詞來描繪這群人的症狀,臨床心理學家楊格(Kimberly Young)博士於1996年的美國心理學年會中首度提出相關的研究論文;而台灣地區的傳播學者周榮與周倩,也於1997年提出了首篇有關網路上癮現象的學術報告。
由於對網路成癮的探索是極短近之內的事,至今尚乏完整成熟的解釋模式。已發表的研究報告有限,多半是藉由對傳統的「成癮症」(Addiction Disorders)—例如酒癮、藥癮等—之了解來推論其可能的病理或成因。有關傳統的成癮症之文獻,福瑞門(Edith M. Freeman)博士在1992年的著作中整理出下述三種常用的解釋模式:
疾病模式 (Disease Model):將成癮視為一種疾病,是一個醫學上的問題。疾病模式提供了符合成癮症之診斷的訊息閩值(threshold),同時也視藥物為治療成癮症之合法途徑。
適應模式 (Adaptive Model):認為某些問題或環境,例如不當教養過程、不當的外在環境、先天生理或心理缺陷與障礙等,會導致一個人無法真正成熟長大;因此,在缺乏社會所期許的自信、能力、與社交接納度之下,藉由對某些物質或行為成癮來適應生存。所以,提供支持性環境,藉專業的心理治療等途徑來協助個體建立自信心與社交能力,可以使之傾向於選擇較健康的方式來適應生存。
生活方式模式(Way-of-Life Model):認為成癮之形成,是因為個體在其多重的生活方式或角色上無法取得平衡。例如,酒精或藥物的使用使人暫時得到掌控的經驗,進而形成持續性、破壞性的成癮生活方式。因此,改變生活方式,重新獲得方式或角色上平衡,可以改善成癮現象。
到底,「網路成癮症」只是一個極富魅力的新興名詞?抑或是一種興起於後現代化時代之心理疾病實體?如果它是一種心理疾病,那麼,這群網路成癮症之高危險群在網路族中占多少比例?這群人的網路行為特徵為何?其行為背後隱含何種心理病理因子?這些心理病理因子又如何影響網路成癮行為呢?而傳統的成癮症之解釋模式,是否可以直接用來描繪網路成癮症的行為特性或用來思索其形成因素呢?目前,國內以心理病理模式來探討網路成癮症的研究正待開發,而實徵的研究證據也仍付之闕如。因此,探討這些問題,實乃本土教育關懷與學術研究的當務之急!
上網成癮是心理疾病?
西方的學者曾提出「網路狂」(netaholic)、「上網狂」(On-lineaho1ic)、「電腦倚賴」(computer dependency)、「上網倚賴」(on-line dependency)、「電腦成癮症」(cyberaddiction)、「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等名詞來區分一群因黏膩於上網活動而妨礙其他生活層面之功能的網路族。目前,「網路成癮症」一詞的使用較為普遍,而且,基本上將之視為各種成癮症中的一類,與酒癮、藥瘋、或強迫性賭博(compulsive gambling)、購買狂(compulsive shopping)等相似,具有一些屬於成癮症的最主要的共同行為特徵¬¬—「成癮」(addiction)。根據世界健康組織(WHO)的定義,傳統性的各種成癮症之「成癮」是指: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熊,肇因於重複的服用自然或人工合成的藥物,因而醞釀出不可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渴望與衝動,儘管因而造成身心社會傷害仍無法停止服用該類藥物之現象。同時,對於該藥物所帶來的效果會因耐受性(tolerance)的增加而必須增加服用量,當服用量驟減時也會產生戒斷退癮反應(withdrawal)。如果長期服用,則會出現生理上與心理上的依賴現象(dependency)。
一項在瑞士的蘇黎士聯邦科技研究所於1996年所做的跨國際的網路研究,支持了「網路成癮症」存在的可能性 。伊格(Oliver Egger)的研究分析了450份有效的網路問卷,結果發現,450名受試中男牲占84%,其中的55%受過大專以上的教育。在所有的受試當中,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受試者認為將來使用網路可能會上紉,而且超過半數的受試者認為,如果以藥癮的架構來「自我診斷」網路成癮的可能性,那麼,他們知道週遭有人已經網路成癮了,同時,10%的受試者認為自己已經對網路產生成癮或倚賴的現象。
在酒癮或藥癮的病理當中,生理上的依賴、耐受性、與戒斷退癮反應都有相當清楚的生理機制。然而,「網路成癮症」與其他成癮症最大的差異,在於缺乏明顯的生理機制之涉入,似乎是以心理上的依賴為其主要的心理病理機制。簡言之,在思索「網路成癮症」是否是一種心理疾病實體(disease entity)時,或許可以暫時借用傳統成癮症的診斷概念模式,並以側重其心理行為層面的原則,來考慮以下的幾個網路成癮症的症狀向度。
網路成癮症之心理與行為特徵
從網路成癮症的心理行為角度來看,黏膩於網路空間中的成癮族群可能呈現的心理與行為特徵包括:
網路成癮耐受性:指稱的是,隨著使用網路的經驗增加,原先所得到的上網樂趣,必須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或更長久的上網時間才能得到相富程度的滿足。
強迫性上網行為:指稱的是一種難以自拔的上網渴望與衝動。在想到或看到電腦時,會有想要上網的慾求或衝動;上網之後難以脫離電腦 ;使用電腦或網路時,精神較為振奮;渴求能有更多的時間留在網路上。
網路退癮反應:如果突然被迫離開電腦,容易出現挫敗的情緒反應,例如,情緒低落、生氣、空虛感等,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等反應。 成癮相關問題:因為黏膩於網路的時間太長,因而忽略原有的家居與社交生活,包括與家人朋友疏遠;或耽誤工作、學業等;或為掩飾自己的上網行為而撒謊;或造成身體不適,例如,眼乾、眼酸、頭痛、肩膀酸疼、腕肌受傷、睡眠不足、胃腸問題等。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楊格於1996年與1997年的研究報告指出;網路成癮的人平均每週花上三、四十小時上網,其中多數以人際互動的網站為主,而且經常缺乏自我節制。這些人的網路成癮行為明顯地危害了他們的學業、職業、婚姻。同時,以缺乏社交、自信心低的年輕男性為多。在1997年另一以網路問卷方式所作的研究中,布瑞納(Victor Brenner)博士也發現:回應其網路問卷的網路族,平均每週上網十九小時,而且百分之八十的受試者表示因為上網而出現飲食不定、睡眠不足、難以掌控時間等問題。
英國心理學者葛端費斯(Mark Griffiths)博士在1996年的研究發現,在一百名被研究的網路族當中,有22%的受試者在上網時經驗到有如嗑古柯鹼(cocaine)後所引發的興奮感,12%的受試覺得上網讓他們放鬆。葛瑞費斯認為網路成癮是可能形成的,也許與強迫性賭博的心理病理相似。而且,網路中不同的活動其有不同的結構上的成癮吸力,因此,人們對不同的網路活動之成癮傾向便有所差異。
哈佛大學醫學院成癮研究中心主任夏佛(Howard J. Shaffer)博士將電腦比擬成一種「心智興奮劑」(psycho-stimulant),而上網引起心智興意識狀態的轉移,使人進入一種充斥著「掌控」興「運氣」的虛擬世界。由於電腦或網際網路不僅足以讓人轉移意識狀態,而且也是一個相當可靠而且高功能的科技媒介,因此,相當可能教人上癮的。夏佛同時指出,起初的上網習性和強迫性逛街購物行為或強迫性運動(compulsive exercise)相仿,是一種放鬆的體驗,感受到的是有如小酌之後的輕鬆輸快。然而,有一小群個案逐漸呈現網路成癮耐受性,上網時間不斷地增加;最後,變成了典型的「網路成癮」。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的網路族人口即將超過兩百萬,可以預見的是,極可能有一潛在的危險群,因過度使用網路而造成「網路成癮症」。他們的生活可能受 到負面的影響,進而形成人際疏離或身心不適等困難與問題,嚴重虧損其個體的生活福祉。雖然目前的相關文獻仍然不足以確認「網路成癮症」是否是一種心理疾病實體,然而,無論是從網路成癮症之心理行為的診斷角度切入,或者以適應模式、生活方式模式來檢驗其問題的本質,並提供初步防治的參考,都是行為科學家所必須擔負起的前瞻性社會責任。
新科技適應不良的反應
當網際網路逐漸變成人類生活的一個新向度,無疑地,人類的心理空間所迎接的是一連串科技的、快速的、擬像的、非傳統的剌激。麻省理工學院的心理學家杜寇(Turkle)博士在她1995年的著作中曾指出,相對於這些外在刺激,在這樣一個由網路所形構而成的「社交實驗室」中,人們的內在心理基模,由建構、試驗、解體、再建構,逐步形成一個後現代生活化的自我。尤其在近幾年,網路科技不僅帶來了光鮮的、激發的、創造的生活方式.也更直接挑戰了傳統的「自我結構」與「人際互動模式」。
因此,值得一探的是,在希望與便捷的科技發展背後,是否隱藏了一個可能的陰影?隨著網路的使甩愈來愈普及,人們由好奇、熱悉、到著迷,是否會衍生出難以目拔的成癮問題呢?從適應的觀點來看,網路使用經驗是否也帶來新的問題面相呢?換言之,隨著網路資訊的發展,生活中各向度的需求,包括知識的獲取、掌控感的學習、人際互動的樂趣等均將藉由網路的使用來滿足。這種機制,可能是後現代化的自我在速食文化的催化之下所呈現的一種新興面貌。值得注意的是,這般發展趨勢更可能快速呈現在跟著電腦發展一起成長的新世代之自我結構與人際互動模式中,而且似乎已非情緒偏好所能定奪或評論優劣。在網際網路 帶給多數人拓展知識與生活的好處時,也可能提供給那些原已具有上癮的易感染性(addictive vulnerability)的人一個呈現適應不良反應的「新界面」。 美國學者赫特勒(Lawrence Hatterer)博士在1982年的著作中指出,根據他25年來的心理治療經驗,成癮患者基本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病因與環境因素。無論是哪一種成癮症,其成癮歷程大多數都有一些共通的人際問題與自己的弱點。而且,成癮歷程長短不一,有些是長期慢性的,有些是短暫片段式的,有些則是週期循環式的。此外,成癮症者患者可能在同一時段裡,同時嗑多種不同的藥物,也可能在不同時期嗑不同的藥物。以過去對藥癮興酒癮的研究來看,藥癮與酒癮經常與憂鬱焦慮的疾病存有共病關係(comorbidity)。尤其這種共病現象更有性別差異,例如心理學者諾南荷克賽瑪(Susan Nolen-Hoeksema)博士在她1987年的著作中指出,憂鬱挫敗的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以酗酒嗑藥的方式來表現其適應上的困難;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楊格在她1998年的一項網路研究中指出,那些具有網路成癮症問題的研究對象中,54%的受試者過去留有憂鬱的心理問題,34%的受試者有焦慮的心理問題,52%的受試者則承認過去曾接受過有關藥癮、酒癮、或慢性嗜食(chronic overeating)等問題的專業治療。 藉由上述的研究證據推論,不管未來網路成癮症是否可以被證實是一種心理疾病實體,從適應的觀點來看,它很可能與藥癮酒癮或賭癮相似,是適應不良的行為或內在心理問題的投影。換言之,以診斷的角度切入,這種潛在的心理疾病,對某些人來說,極可能是一種為了因應情緒問題而衍生的次級疾病(secondary disease),是一種取代了酗酒嗑藥、而以網路這個後現代生活界面來呈現適應不良的行為組合。
結語
目前,筆者等正在進行一項探討網路成癮症的心理病理之本土化研究,比較成熟的實徵研究結果尚未出爐。因此,前面的論述,或許以新詞介紹與個人觀感為多。誠如前述,網際網路不僅是拓展人類知識與生活的「超級高速公路」,同時也可能誘使那些心智性格脆弱或容易受傷的人產生問題、脫離真實的人際世界。值得省思探索的是:到底,網路成癮症的危害程度有多少?對於那些心智性格脆弱,容易對物質或活動上癮的人,網路成癮症是否是一種症狀的轉移?是否因而使他們減少變成藥癮酒癮的機會?若然,那麼兩害取其輕,網路成癮症或許反倒具有避免衍生藥癮酒癮的緩衝功能(buffering effect)。然而,正因為目前的本土性的研究資料有限,妄下判斷是不妥的。一味地否定該問題的存在可能性或煽情式的製造媒體話題,更是不當的。唯有找出可能的高危險群,以進而了解、分析網路成癮行為以及背後的心理病理,才能進一步對教育防治計畫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進而促使大多數的人善用網路擴展人類生活的特性,並減少可能的弊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